弘扬传统文化与佛法吧
关注: 36 贴子: 428

圣贤之道,须在传承!仁德之心,须在日常!

  • 目录:
  • 8
    每日三念,功不唐捐! 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
  • 2
    【狐丘丈人谓孙叔敖曰:“人有三怨,子知之乎?”孙叔敖曰:“何谓也?”】 “狐丘丈人谓孙叔敖曰”,狐丘是个地名,丈人是指老先生,也许是道家古代高人,所以本身不留名字,但称丈人,以地方为名,叫狐丘丈人。你不要看到丈人就以为是指岳父,就搞错了。我们古代称老前辈、老先生为丈人,古代小说上都有。孙叔敖是楚国的宰相,你们都读过斩两头蛇的孙叔敖,很有名。历史上的名宰相以及许多有名的人物,十之八九都是矮子,不是高
    文谦 12-24
  • 3
    世界灾难的来源,皆因人人不守五戒、不修十善而造成。 因为众生所造的业,世界才出现种种的灾难。 所谓“起惑造业受报”,是有连带的关系。 如果不起惑,就不会造业,也就不会受报。 起惑就是迷惑。 因为没有真正的智慧,对事理不明白,就颠倒了。 详言之,是非分别不清楚,善恶分别不清楚,乃至黑白不分,正邪不明。 总而言之,一切的一切,都分别不清楚,就因为无明在作怪。 造业就是造善业或不善业。造善业上升诸天,造恶业下堕诸
  • 0
    加微信或者qq290111434
  • 2
    【天龙山寺短期出家体验营】 一个月的时间 放下万缘 体验出家人的生活 在晨钟暮鼓中 与青灯黄卷相伴 体会少欲清净 安住当下自在 一座藏在深山的寺院,很静很静…青灯古佛,日出而起,日落而息,打坐禅修… 在“搬柴运水”的平常中,在清净的戒行中,在寂静的禅修中,唤醒内在的觉性,探索生命的本源。
  • 5
    敬告读者 近来有多位佛教学人向四川乐至天竺寺隆哲法师反映,“四川、福建及南京、天津等省市,有多处店铺及网络上在销售您曾经讲述的《金刚经浅释》这本书,收取书款的单价为39元、80元至一百多元一本,寄送费另计。” 隆哲法师说:“那个书本所载的内容,乃是我十多年前、尚未见闻到真善知识的讲解,仅凭自修自悟而为本寺信众所作的讲述。未曾对外销售。随后闻到有佛门中真善知识著述之《心经宗通》、《金刚经宗通》等相继问世,
    2BRIGHT2 5-25
  • 1
    希望大家能秉宋代大儒张横渠先生的目标: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”为今后我们的文化和历史,担承起更重大的责任。 ——《论语别裁》 今天的世界,普遍陷在迷惘中,是非缺乏标准,善恶没有界限。它的远因近果,实由于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反映,人们但知追求物欲而忽略了精神上的修养,于是变得没有理想,没有目标,浑浑噩噩,茫然而无所措、无所从。人心如此,国际如此,整个世界人类何尝不如此,危
  • 6
    末学惭愧的在这里向大家表态,用最真挚心,来感谢大家能够来到弘扬传统文化与佛法,中国文化博大精深,同时与佛法相融合,我希望此吧,越来越壮阔,越来越多的人接触传统文化与佛法,我内心定会激动不已,21世纪儒家思想将会再次绽放溢彩!
  • 2
    生活中的苦恼,无人倾诉; 工作中的烦躁,无人理解; 感情上的困惑,无人能解? 压力、焦虑让人无法喘息, 给自己解压 嗡嘛呢巴美吽啥
  • 5
    觀想念佛有許多方祛,將來如有機緣,再作詳細講述,現在先簡略說~容易做到的方法。   首先,應請一尊莊嚴相好的佛像。或雕、或塑、或畫、或磁造、或銅質都可以。修習者,自身或立、或坐---跏趺坐,須面對佛像。但佛像的頭面,必須略高過於自己的頭額,佛相的雙目與自己雙目平視而略高些許。自己看著佛的眉間,或清凈妙目,這樣長留影像。不管他是真身佛或塑造畫像的佛,初步只須存念觀想清清明明習慣性所見的影像,“系心一緣”
    文谦 5-14
  • 0
    释迦牟尼佛出家前为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,名为悉达多。太子日渐成长,阿私陀仙人曾预言,太子若在家则为转轮圣王,若出家修行则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,父亲净饭王观察,悉达多是一位不贪着世间五欲之乐的太子,而太子即将出城游观,于是派人严加整治街道,不让出游的太子看见世间种种不如意事,以免太子生起出离之心。 于时,车马群众随着太子由东城门而出,此时天人化现一位发白齿落、目冥耳聋,佝偻身躯拄着拐杖缓缓而行的老人。
    文谦 3-20
  • 3
    中国人的老话:“小富由勤,大富由命。”发小财、能节省、勤劳、肯去做,没有不富的;既懒惰,又不节省,永远富不了。大富大到什么程度很难说,但大富的确由命。我们从生活中体会,发财有时候也很容易;但当没钱时一块钱都难,所以中国人说一分钱逼死英雄汉,古人的诗说:“美人买笑千金易,壮士穷途一饭难。”在穷的时候,真的一碗饭的问题都难解决。但到了饱得吃不下去的时候,每餐饭都有三几处应酬,那又太容易。也就是说,小富
  • 2
    我想告诉大家,古人有两句话:“名利本为浮世重,古今能有几人抛。”古人认为世界上名利是虚浮的,但是,世人都是为了求名求利。我常常问人,许多同学们讲读书求学,到现在为止,你人生的目标、读书的目标,究竟是为了什么?求什么?这是一个人生观的问题。结果我问了许多老中青的朋友们,讲了半天,没有人生观,都是跟着大家走。那叫做随波逐流,跟着时代的浪潮随便转,这是很有问题的。 一个人立身处世,要有一个立脚点,以现代
  • 0
    有的居士具备善知识的特点,可以帮我们更好的修行。 而有些居士表面上“学佛”,但实际上却障碍我们!如果你身边有这四种“居士”,一定要注意了! 一、跑跑居士 跑跑居士,修行全在脚上,脚力好,往往情商也较高,喜欢跑道场,喜欢受戒,喜欢参加佛事法会,见了很多师父,接了很多殊胜教言,但是烦恼没什么变化,身口意没什么变化,傲慢心却增长得很快。 就这样跑跑居士们走在“修行”的大路上,不知道何时能停下来,感受修行,体
    文谦 3-13
  • 1
    这个观念是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的大毛病 “以誓不得告术于人”,这个观念就是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的大毛病,也是我们黄种民族的一个大毛病。 自古以来,凡是有专长的人,一代一代下来,都密不外传,尤其是医学方面,很多所谓好的医术,一代一代不肯相传,做老师的都留了一手,都是为了私心而留住,使中国文化的种子断绝了,这是个很大的罪过。 站在人类学的立场来看,人类有很多种,我们黄种人不过是人类的一种,黄种老兄们这一点很不高明
  • 2
    南怀瑾老师 你忽然遇上很大的刺激,心中很烦很气,你看看这个气多少秒、多少分钟可以过,还是几天、几月,甚至几十年都忘不掉。假如你这些贪嗔痴能在几秒钟马上平下去,那已经了不起了。平下去不算,还要作得了主。 我们修道做功夫要随时注意,白天在起心动念处下手,练习作得了主,不要生贪心,嗔心,不要散乱昏沉,不要起慢心,才是修行的第一步。进一步要连在睡梦中也作得了主才算,否则真一点把握都没有。但是你不要去试,你拚
  • 0
    十信位 所谓十信,又叫做十信心,就是:(一)信心,(二)念心,(三)精进心,(四)慧心,(五)定心,(六)不退心,(七)回向心,(八)护法心,(九)戒心,(十)愿心。 在此十个阶位的渐次进升之中,调伏三界的见思二惑,见惑是一切的妄见,如我见与边见等;思惑是一切的烦恼,如贪瞋痴的迷情等。在此十信位中,虽不能把见思二惑断除干净,但要把它们调理治伏,不使继续为患。否则的话,永不能入贤位,永受三界的烦恼困缚
    文谦 2-29
  • 0
    经核实吧主耀辉观心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。违反《百度贴吧吧主制度》第八章规定http://tieba.baidu.com/tb/system.html#cnt08 ,无法在建设 弘扬传统文化与佛法吧 内容上、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。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。百度贴吧管理组
  • 1
    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 有子曰:“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鲜矣;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” 子曰:“巧言令色,鲜矣仁!” 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 子曰:“道千乘之国,敬事而信,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。” 子曰:“弟子入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,泛爱众
    一-“ 5-27
  • 0
    【人世间最无私的就是父母的爱,人世间最难以报答的就是父母的恩】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,以感恩之心孝敬父母。人来到世上,随着自己的长大,耳闻目睹父母脸庞从年轻变憔悴,头发从乌黑变白发,动作从敏捷变缓慢,这些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,一个人如果晚年境遇凄凉苦楚,缺乏关心和瞻仰,那是晚年人生的最大的不幸,善待老人,就是善待自己,可谓至理明言......   父母把宝贵的生命给予了我们,也总是将最好的留给了我
  • 0
    杂宝藏经记载: 昔佛在王舍城。告诸比丘。于父母所。少作供养。获福无量。少作不顺。获罪无量。诸比丘白佛言。世尊。罪福之报。其事云何。佛言。我于过去久远世时。波罗奈国有长者子。名慈童女。其父早丧。钱财用尽。役力卖薪。日得两钱。奉养老母。方计转胜。日得四钱。以供于母。遂复渐差。日得八钱。供养于母。转为众人之所体信。远近投趣。获利转多。日十六钱。奉给于母。众人见其聪明福德。而劝之言。汝父在时。常入海采宝。
  • 0
    【孝顺供养父母,这个福报是现世报,福德太大了】   孝顺供养父母,这个福报是现世报,福德太大了,就算是苦厄命运,也根本挡不住自己的福德。孝顺供养父母,哪怕只是做一天,生活都会有不可思议的改变,一年不抵触顶撞父母,能灭尽三十年戾气,之后你缺少的,一齐到来,不顺的,都自动顺遂。   你就算拿一个月孝顺供养父母,让父母高高兴兴,你手头上的这件烦恼事都会自动化解的。如果要积累大福德,积累现世就可以享受的福德(
  • 1
    未婚同居消耗婚姻福报最为迅速   现在未婚同居现象非常普遍,很多人不以为然,认为大家都这样没什么稀奇的,都什么年代了,完全不顾之后产生的恶果。不管时代如何变,因果报应不会变。   1.未婚同居是一种非正式的婚姻,也将很容易去做非正式的工作,合同工临时工协辅职人员,或帮人打工福利待遇几乎没有。   2.未婚同居是提前享受婚姻生活,果实熟了才大才好吃,果实还在生长期,急急忙忙的摘下来吃,果实就非常小,非常苦涩
    文谦 5-7
  • 1
    笑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? 作者:秦东魁   想人好处才能笑出来,笑就能和财富共振。   你会不会笑?微笑过程中,实际就是和财富产生共振效应。   要不我说,笑像元宝招财招贵。关键你会不会笑?你今天笑比哭还难看,我告诉你,肯定要遭丧事;你要笑里藏刀的话,一定会被人骗被人坑;你要笑比哭还难看的话,我告诉你,一定会遇到障碍你的人,训斥你的人,攻击你的人;当你笑的真像元宝一样,我告诉你,给你送钱的人就来了。   关键你
    羽灵凌 4-21
  • 0
    财富赚钱,首先要用慈悲心散财   对于财富,大部分人都希望拥有越多越好,大家都喜欢积累自己的财富,然后花钱享受生活。大家对于怎么赚钱都非常感兴趣,所以市场上冒出很多关于如何获得财富的书籍和课程,而只有极少数的人从这些书籍和课程中受益。翻开这些书籍,你会接触到很多思想观念,似乎觉得说的都很对,但是你永远在找下一本书籍介绍如何创造财富。如果你的思想观念还没纠正过来,那么将会永远被这些书籍和课程忽悠。佛
  • 36
    这个吃肉在佛教的古籍上啊,确实很禁止的,只有看过一下佛门的帖子诸位都知道。但诸位换个思维来想想,如果一个人硬要吃肉,那就不让他学佛了吗?这样做的话,一是不利于佛教的传播,二是不利于培养这个人(虽然这个人吃肉,但佛经仍然能熏陶他,如果就这样不让他学佛了,肯定不好),所以诸位如果不是很情愿,还是可以吃的,别难为自己 ,学佛又不是来受苦的。我还听说肉里的维生素b12是素里面没有的,素食吧都有人公开让他们买这
    羽灵凌 3-25
  • 8
    重深度邪淫者的简易戒色方法(干货,别错过) 深度邪淫者不同于一般邪淫者。因为邪淫时间长,次数多。成功戒邪淫,难度明显比一般邪淫者大。 一、首先,深度邪淫者,有很多不利的因素。 1、体弱:身体明显虚弱,就是正常的生活活动,都会气喘吁吁。 2、心理:大量负面的心理,胆小,懦弱,不自信,怀疑,嫉妒,幻想一夜暴富等等。 3、失业:经济条件相对较差,生活大部分来源于“啃老”。 4、孤独:朋友几乎没有,原来的朋友渐渐离他
  • 3
    末法时期,学佛有诸多逆缘。特别对于在家居士而言,要处理好工作和学佛的关系,实属不易。一方面,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复杂,清净心难得;另一方面,工作中需要应酬的事情多,五戒十善难持。此外,如果自己的慈悲与智慧不具足,往往还会在工作中学佛时遇到更多违缘。 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学佛的关系,从而让工作场所成为清净的道场,让同事成为自己修学的护法呢?结合自己的困惑与思考,总结出如下方法:没事清净,有事修炼。尽职尽责,
    羽灵凌 3-2
  • 7
    人生没有现在这个词,没有现在的。你讲现在的时候,它已经变成过去了,哪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呢?所以第一个,它没有不变性,更重要的是它没有主宰性,这个是所有大福报的人最大的盲点。
    文谦 2-29
  • 2
    中华文化的总源头 我们中华文化它有一个总源头就叫做易经,大家不要把易经当作一本书来看,那是太可惜了,易经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思想体系,我们今天很喜欢讲整体观。 全世界最早懂得整体观的就是易经,被中国人把它发扬出来,所以我们才是世界上唯一的懂得一统天下的人,西方人没有一统天下的观念,他们没有整体观。 你看学管理的人,真的很倒霉,一会儿一个理论,一会儿又一个理论,那就表示没有找到真正的根源才会这样子。 身为一
    文谦 3-2
  • 0
    南无阿弥陀佛
  • 0
    首先礼佛三拜,第一拜拜下去的时候,两手反掌,心里默念:自归依佛,当愿众生,体解大道,发无上心。自行起立。第二拜拜下去,两手反掌,心里默念:自归依法,当愿众生,深入经藏,智慧如海。自行起立。第三拜拜下去,两手反掌,心里默念:自归依僧,当愿众生,统理大众,一切无碍。 当我们头着地,翻掌的时候,翻出来正好希望佛的脚就立在我手掌上,是表这个意思,叫接足礼,我们接着佛的脚掌,这是最敬礼。 拜佛在接佛之后,要轻
    文谦 2-29
  • 0
    在《地藏十轮经》上,佛说能恭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,就能获得一切所求,比如资具丰溢、求子、发财、祛病、延寿、免难等等。今天给道友们分享三种供养佛菩萨的方式。 我们平时供佛时,供品的多少与质量要看个人的能力而定。可是如果有能力却不尽力供养,将最好的留给自己,次等的供养佛;或者是内心舍不得,以快要凋谢的花、不太新鲜的水果去供佛,这样不仅不能积累资粮,还可能有忽略供养或是有悭吝之心的过失。 第一种的供养方式
    文谦 2-29
  • 0
    1、皈依三宝的意义:学佛必从受三皈 依起,三皈依是皈依佛、法、僧。受了三皈依,才算是佛教徒。虽研习佛教,若不皈依三宝,仍不为佛教徒。学佛之入门,以受三皈依为根本。如《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皈依三宝品》中,如来答弥勒菩萨问:“若欲求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涅槃者,应当皈依佛法僧。 皈依是何义?皈是皈投、皈向,或回转义。依是依托、依止、或信赖义。皈投三宝,以三宝为依托。凡回转依赖行为,都称皈依,非但佛教之专用。
    文谦 2-29
  • 6
    每日三念,功不唐捐!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
    文谦 2-29
  • 7
    【共性与个性】 时轮四季交替来去,这个是自然界中熟知的〈共性〉,是人力无法去更改的事实。 社会的发展进步就是在这样的【共性】的环境当中发展进步的! 个性→是每个人在追求的欲望过程当中所产生的,个性有强烈的自观性去推动,有过会凌驾于〈共性〉之上。 我们把集体观念称之为〈共性〉,不同的集体产生的〈共性〉会有所不同,因而产生了〈不共性〉,世界上的国与国之间,社会与社会之间都会产生无数的〈共性〉与〈不共性〉。
  • 1
    念佛做功课为什么要定时定量 《大乘起信论》 念阿弥陀佛,你必须得定量定时。如果你不定量、不定时,你自己进取心渐渐就没有。好比你一天定一万声,不论多忙、不论做什么事情,在客堂也好、在大寮做饭也好,不论你做哪一门供养大众僧的功德,你自己本修、就是你念一千声佛,你一定要念完,那是你今天定的课程。 如果你这样做了,一天如是,一个月如是,一年如是,你念个三五年,你就明白了。明白了你自己的心、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号

  • 发贴红色标题
  • 显示红名
  • 签到六倍经验

赠送补签卡1张,获得[经验书购买权]

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

下载贴吧APP
看高清直播、视频!

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>>

会员: 会员

目录: